“顾大哥,小妹劝你一句,以后娶老婆了,对她好点。”
“为什么?”
“我怕她被你气死,然后你就英年守寡了。”
“那不至于,我不会找一个像你脾气这么大的。”
“顾大哥。”
“你又怎么了?”
“你们男人能够这么自信,是因为愚蠢吗?”
说完章斯尔完全不给他骂回来的机会,抱着小海豚就跑。
吵架最爽的不是吵赢对方,而是让对方连反驳的机会都没有。然后一个人越想越气。
跑回自己的蚝壳屋后,章斯尔立马带着小海豚进了空间。喂了小海豚一管灵井水,然后用湿毛巾给它擦拭两遍身体, 让它暂时待在海水坑里。
虽然很想养一只粉红色的海豚,但章斯尔还是不打算把它留下,她喜欢海豚在大海里畅游的样子,她不想让海水坑限制住它。
安顿好海豚,章斯尔就去了大队长家找兰花婶,她肯定在等着自己过去和她一起讨论做饭。其实兰花婶很喜欢做饭,或者说...热爱。
书里有说过,女主创业之初会选择开小饭馆。是因为兰花婶先开了一家,生意好,知道女主厨艺很好,所以劝着她也开一家。
一开始,两家饭馆的生意是旗鼓相当的,但后来女主有了章斯尔爸妈的投资和人脉,小饭馆一夕之间变成了大饭店。
从那以后女主就跟开了挂一样,生意越做越大,远远地把兰花婶的小饭馆甩在身后。到后来,两人的社会地位更是天差地别。
女主在一路把饭店开到了北京后,回家祭祖,捐钱重修村里的祠堂时,兰花婶作为村长媳妇陪同在侧。
她们一个此时已经是连锁饭店的老板,而另一个依然在小镇上经营着一家不大的小饭馆。两人之间的境遇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也是书里面的一个爽点。
她们同时起步,几年后,却站在了不同的高度。更何况她们之前一个还只是个普通的农家渔女,而另一个却是大队长的媳妇,赶海一队的小队长。
兰花婶这也算是书里的一个对照组了。
这一世,原主把章斯尔这个大怨种拉来了,没有钱和人脉的女主,能不能还如同上一世那般功成名就不知道了。或许失去了这个靠山,老天爷会给她重新安排一个金手指也说不定。
没有了章家父母的苦苦开解,不知道女主是会沉迷在情爱的苦海中,苦苦挣扎?还是会因为没有章家父母出人出力的帮助,而忙于生意,无心情爱,从此脱离苦海?
但这些事和现在的章斯尔没有关系,她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行了。
至于恋爱?狗都不谈。
到了大队长家,兰花婶已经把竹节蛏、猫眼螺和藤壶都用海水泡上了,正等着她来呢。
“去哪了?怎么把小顾同志一个人丢在海边,自己跑回去了?人家小顾自己一个人走了两趟,才把这些东西搬回来。”
“捡了条海豚,带回去养着。”
“哦,我听小顾说了,你们救了只海龟,它还给你们送了条粉色的大鱼是吧?那鱼能吃吗?”
“海豚,婶,那是海豚,不能吃!”
章斯尔都无语了,感情那哥们还没死心呢,怎么就那么爱吃?
“不能吃啊,那就算了,你养着玩吧。那鱼吃什么?要不要给它带点蛏子、螺的回去?”
“不用了,它吃鱼。”
“哈?它还吃鱼?怎么那么金贵呢?你赶紧给它放回海里,想吃鱼让它自己抓去。”
“婶,它还小,还是条海豚宝宝,得养一段时间才能放。”
“这海龟也真是的,想谢谢你们也不知道送条能吃的鱼。现在好了,还得倒贴鱼养着。”
“养着呗,咱靠海的还能养不起?”
“你乐意就行,反正也不是我养。别忘了啊,你还养着只狐狸呢。”
“没事,让兴旺少吃几口,海豚的口粮就有了。”
兰花婶:“........”
“你还是来给我看看这蛏子和螺怎么煮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蛏子用蒸的吧,我教您做一道《插蒸竹节蛏》。”
“行,那螺呢?”
“这猫眼螺做辣炒的最好吃,但这些个头太大了,红烧吧。”
“那藤壶呢?”
“藤壶咱就不搞那花里胡哨的了,水煮加点盐就很好吃了。”
“你是真会吃,比我还像海边人啊。”
“婶,多读书,您也能像北京人。”
“我是来不及了,让山娃读吧。”
后来的山娃考上大学去了北京,回来后哭唧唧的跟她妈说:“妈,你骗人,我读了那么多书,去到北京还是像个土鳖。”
但兰花婶完全不相信,她斩钉截铁的跟山娃说:“你斯尔姐姐不可能会骗我,你像个土鳖一定是因为你读得还不够多。”
可怜的兰花婶,到死她都没怀疑过章斯尔在忽悠她。
两人商量一阵决定,中午先吃藤壶,这个要鲜着吃才好吃。竹节蛏和猫眼螺就放木盆里给它们时间吐沙。
虽然竹节蛏要留到晚上做,但章斯尔还是先把做法先教给兰花婶。
“婶,这个插蒸竹节蛏的做法很简单,您就取一个罐子或者深口的大碗。把洗好的竹节蛏沥干水分,竖着插在碗里排列整齐,有两根须须会吐水的那头朝下。
插好后,您撒一点点盐就行了,不用多,就是提个味。还有这蛏子本身就鲜,咱就不放提鲜的调料了。然后在蛏子上面放葱段,姜丝和一小节当归。倒半碗老酒半碗水,隔水蒸十分钟就可以起锅了。
这样蒸好的蛏子鲜嫩无比,汁水都锁在蛏肉里,咬在嘴里还能爆汁,吃完蛏肉还可以喝碗底鲜美的汤汁。”
“行,我记住了。你最后那句可以不用说。”
“咋啦?您饿啦?”
“别贫,婶比你能抗饿。你把螺怎么做也跟我说了,省得我明天中午再找你。”
“这个麻烦点,您也知道,这种大螺最能藏沙了。”
“是,所以村里人都不爱吃,一口进去一嘴的沙,我也不知道你捡这些回来干啥。”
“当然是因为好吃啊。您把猫眼螺洗干净,清水下锅煮15分钟,捞出过凉水。这个时候就能顺便检查有没有残留的小细沙,如果有再洗一遍。”
“那肯定是有的,螺就是沙多。”
“所以咱把它放明天中午做。您晚上给它换一遍水,明天早上再换一遍水,我就不信了,它能有多少沙吐不完。”
“这个方法倒是可以试试,我等会让小顾再去给我打两桶海水来。你接着说。”
“然后就是起锅烧油,葱姜蒜,干辣椒,豆瓣酱爆香,倒入猫眼螺。调料放酱油,蚝油,黄酒,盐,白糖。倒入没过猫眼螺的清水,煮30分钟,收干汤汁出锅装盘。”
“就这样?”
“就这样。”
“这调料是不是放有点多?太费钱了。”
“婶,舍不得调料吃不到美味。您看国营饭店的厨师,哪个不舍得放调料的?再说了,那耗油不是您自己熬的吗?剩下的那些能要多少钱?”
“你说得对。”
兰花婶的厨艺天赋很高,基本上章斯尔说一遍她就能记住,还能融会贯通。最厉害的是,章斯尔有时候一些记忆模糊,讲得不清不楚,但她自己就能根据经验,调整出正确的做法。
“对了,你前两天给我的蛤蜊晒好了,我给你拿去。”
“谢谢婶。”
“不用谢,你下午和山娃再去耙一些蛤蜊回来。之前那些晒完太少了,不够给人家分的。”
“可以啊,那您也帮我晒一袋。”
“行,包在婶子身上,你们下午尽管耙。”
“好咧。”
喜欢在年代文里,赶海搞科普请大家收藏:在年代文里,赶海搞科普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