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世族的真正生存智慧
杨桐见没有瞧出什么,便只得继续道:“出了宁南之后便是溏州的南郡,虽然有一江之隔,但南郡基本上还是在宁南王的掌控之中……”
“等一下。”
李逸突然打断他道:“宁南大概有多少口盐井,每年能出多少盐?”
杨桐一怔,没想到李逸对宁南郡民心归附不在意,却反而关心宁南郡盐的产量。
好在这个问题他还是勉强知道的,当即便答道:“宁南一郡,大约有五百余座盐池,每年产业应该不低于七十万石左右。”
“五百口盐池,一年七十万石……”
李逸默默的计算了一下,然后又问:“这些盐井是在宁南王手中,还是在当地的豪强世族手中?
一般一口井有多少灶户,这些人的生存状况如何,一年的死亡率有多少?”
“这……”
杨桐这下就有些答不上来了,有些结巴的道:“这些盐井大多应该都是在蒋氏手中,另外一些当地的豪族也掌握了部分,不过宁南王这些年也开辟了一些。
至于灶户有多少,这个……弟子属实不清楚了。
不过应该不是很好。
因为弟子来的途中,就见过有盐池主人的家奴和王府的兵丁抓捕逃逸灶户的情景,还听说有灶户为了逃避盐役躲到山里为盗的情况。”
说实话,他作为一个世族子弟,能够对这些盐井能有所了解,那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谁没事却关注那些灶户啊?
不仅他不知道,怕是杨旋也不知道。
他下意识的看了一眼杨旋,果然后者也一言不发。
好在李逸本来也没抱太高的期望,听他这么说不但没失望,反而很高兴的点点头道:“不错,身为世族子弟,又有溧山先生这样的名师,还能有务实的精神,在世族之中也算少有了。”
杨桐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夸奖。
而李逸却再次又问道:“二位还是说一说今日来此的真正目的吧?”
杨桐见李逸似乎已经对他后面的话没有兴趣了,顿时有些讪讪。
作为杨氏子弟,又有杨旋的亲传,他本来还是非常自信的,但是面对这位逸王殿下的时候,他却发现自己过去的那些依仗完全发挥不出什么作用。
这位逸王殿下似乎既不关心他对于天下大势的看法,也想知道他的治国理念。
发呢只在意那些细微末节的小事。
这让他感觉有些失望。
这真是那个凭一己之力,逼走权臣张翰,大败蛮奴大军的逸王殿下吗?
杨旋本来也是希望能让自己这个后辈弟子能在李逸面前有所表现,进而再提出让自己这个后辈弟子拜入李逸门下。
这样一来,他杨氏自然就和李逸搭上了关系。
而且他这样的要求也并不算过份,更没有违反李逸的规矩。
只是巧妙的绕过了那些规矩而已。
只要杨桐能够称为李逸的弟子,那么之后就算还和其他人一样进入基层从小吏做起,但从根本上却已经和其他人不一样了。
就算之后平步青云,也不会有人会说闲话。
如果再能让杨桐继承了李逸的衣钵,那杨氏就厉害了。
怎么说呢,这些世族在这方面的智慧确实厉害。
谁知这第一步就卡壳了,平时各方面都很不错的杨桐,今日居然表现的这么差。
也不能说表现差,只能说李逸这个上位者和其他人太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