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这一耽搁居然慢了一步。
这一耽搁差别就大了,免费广告没有了,逸王殿下亲自恭贺也没有了。
好在其他的待遇都还有。
而且肥皂和香皂市面上早就已经有了,只是之前价格高昂只有勋贵世族豪强才用得起,百姓根本无缘消受。
而他则在商部官员的提议下,将产品分为几个档次。
生意也瞬间大火。
有这两家带头,众人终于确定朝廷是认真的。
而且这个商部真和其他的衙门不同,不但不轻视他们这些商贾,还服务的如此方便周到。
不但转让技术,还赠送逸王殿下亲自撰写的经营窍诀。
还帮忙排除困难,如果需要甚至还帮着联系银行提供低息,甚至免息贷款。
众人这才知道,皇家银行不但可以兑换银币,甚至还可以提供贷款,存款。
所有的商贾都坐不住了,商部的门槛几乎在一日之内被踩的快塌了。
而新的大乾朝廷再一次证明了他的信誉。
不过也不是没有不满者。
不少残留在京城的旧式读书人看到这一幕,都很不满,觉得商贾耐四民之末。
朝廷居然和这些商贾沆瀣一气,这真是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而他们满腹经纶,想要为官,朝廷居然不做理会,居然要他们去做小吏,还要去吏员学校读书,还要去宣教司,跑到那些泥腿子中间去宣教朝廷政策。
教授那些黔首识字。
这简直成何体统?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那些黔首需要知道什么朝廷政策,他们只要知道下地耕作,然后老老实实交出劳动成果就可以了。
可偏偏朝廷就是不搞这一套。
在鼓动了那些商贾,把京城搅的“乌烟瘴气”之后,那些在吏员学校学习过的农会骨干,回到农村之后,居然又开始折腾那些黔首,搞什么深耕法,什么堆肥法。
又要推广什么新农具,还要搞什么统一售粮,最低保障价之类的。
还要组织百姓种植冬小麦。
哎,岂不闻,治大国如烹小鲜,这样胡乱折腾,哼哼,等着吧一定会出大乱子。
可惜的是,这乱子半天也不来,偶尔出一些混乱,他们脱好裤子准备看热闹了,结果人家居然随便就改变策略,然后就解决了。
哼,朝令夕改,乱国之道。
他们一边恶狠狠的诅咒,一边揉着饥饿的肚子,想着实在不行的话,是不是也去那些黔首学校,混个教书匠。
哎,堂堂一个经世济民之才沦落至此,天道不公啊!
与他们一样不满的,还有那些各方进京的使者。
他们进京之后,居然一直没有得到朝廷的召见。
朝廷就好像根本就不知道他们进京了一样。
这其中最不满的大概就是那位宁南王的三王子一行人,其中最不满的自然就是那位王府长史姜万源。
这位三王子进京已经快半月了,居然一直没有得到召见,去逸王府也一样吃了闭门羹。
“没想到李逸这个异姓王与女帝居然慢待宗室至此,殿下,再等下去还有意义吗?”
喜欢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请大家收藏: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