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决策
此话一出,荣询、国柱等人纷纷点头同意。
然而,李靖却面露难色。
荣询见状,笑道:“怎么?难道李大人另有高见?”
“刑曹,老夫以为,现在刚刚经历了一场旱灾,无论是兵源素质还是数量,物资储备都还不具备反抗贼人的能力。”
“难道,非要等贼人将我们的物资全部搜刮一空才想到反抗么?”
“老夫绝无此意。”
“那你说该当如何?”
“老夫认为,我们只有联络好朝廷的官军,以及回鹘军队方,才可以有所行动。”
这番话,立刻引起了荣询、尉迟恭等人的反对。
李靖所言并无不可。
只是,相对来说比较保守。
容易失去制胜的先机。
想到了这里,一向沉默寡言的国柱站起身来。
“李大人,国柱以为,时机稍纵即逝,我们自从长安返回,也已经有两年时间了。
可是,朝廷依然没有组织大军夺取。
而我们,期间也失去了最佳的反攻机会。
例如,当初央可与赤加因政见不同,而发生内讧。
如果我们能够抓住机会,夺取将军府,谁又能保证一定不会成功呢?”
“这?”
“赤加上位以来,试图在经济上压榨,先是在三县形成管制机制,不仅引起了暴动。
而且,我们也因此卷入到暴动当中来。
亡族灭种之危如利刃抵喉,再不出手恐怕将错失良机。”
说这话的时候,国柱几乎是满脸的恳求。
李靖不得不承认,国柱在这方面的见解,的确已经超过了自己。
望了望在座的众人都是赞同的意思,李靖不得不站起身来,对着众人行了一礼,说道:“看来,各位大人都认为现在已经具备了反攻的条件,那老夫也无话可说。
不过,老夫有一言。
既然选择反攻,老夫自当竭尽全力襄助。”
“好,李大人深明大义,本官深感欣慰。”
李靖虽然不同意立刻反攻,但是眼看着其他人都是信心满满,也不好再坚持。
于是,接受了国柱的看法。
不可否认,国柱的建议虽然有些偏激,但是从某种程度上,也在为上次错失良机,而感到后悔。
当时,赤加离开返回王城的时候,趁机夺取将军府。
在程舒阳看来,国柱的话里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那就是在国柱的骨子里,有一种信念“英雄造时势”。
只有敢于突破现有的僵局,才能在纷乱的时局中获得成功。
这个观念,同样也存在于程舒阳的骨子里。
在失去了先前的几次机会,加上长安方面剧变,程舒阳开始对中央王朝失望。
然而,程舒阳不是盲目的。
他需要准备很多事情。
首先,在担任太守的近两年时间里,程舒阳秘密发展的卫队数量不足。
在与贼人城防营的斗争中,无法施展优势;
其次,大旱导致物资储存严重不足。
一旦与贼人发生交战,必定会因物资不足而导致失败。
接着,城中的三大家族,看似形成一个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