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帝与姜守业、上官云冲匆匆回京之后,接连几天都没有什么动静,姜远预料的那不知所云的大事也没有发生。
若说一点动静没有也不准确,东宫被活捉的那三百人,除了其中一部分被斩于菜市口以外,大多数人都活了下来。
这些活下来的人,里边包括赵弘安的二十几个侍妾与七八个子女。
据说齐王为免这些人死罪,长跪于鸿帝的寝宫前为这些人求情。
齐王谏曰:“不以太子之愚累及子嗣,同是陛下血脉,何以加诛?
妄杀无辜有伤天道,恕无知者无罪,方显圣恩厚德仁和。”
鸿帝闻听此言欣然应允,免其东宫众人死罪,将其发配岭南,永世不得入燕安。
朝中百官得知此事,皆赞齐王宽德仁厚,有上古贤王之度,一时间对赵祈佑的好感度拉满。
此事又传入民间,百姓也多传颂赵祈佑贤王之名,自此赵祈佑的形象不管是在坊间还是朝堂,都变得高大起来。
姜远听得此事,只是一笑了之,别人不了解赵祈佑,他却是很清楚的。
赵弘安的那些子嗣、侍妾能活着走出梅关古道才是怪事。
这些不是姜远所关心的,此时正与沈有三、万启明蹲在章老七的铁匠铺中,鼓捣着一架纺机。
沈有三的织布坊已经建得差不多了,其中几个厂房已开始纺纱生产作业。
但使用的纺机还是老式的,每次只能纺一根纱线,根本供应不上。
而万启明根据姜远所设计弄出来的新纺纱机,号称能同时纺八根线,但因姜远的缺席,卡在了关键位置。
虽然这新织机也能将就着纺纱,但运作并不顺畅,断线卡机是常事,织娘们剪线拆织机的时间比纺纱的时间还多。
好不容易等得太子谋逆的事平息了,沈有三像个土匪一般冲进万启明的家中,将他强行推进马车中,直奔鹤留湾找姜远。
在沈有三眼里,没有什么事比挣钱更重要。
姜远看着面前这台由一个大手摇轮,与八个纱锭组成的织机直摇头。
姜远摸着下巴,好奇的问道:
“万兄,你即然能搞出来木质摇轮,但为何这与纱锭相连的传动部位,怎么还用连杆传动呢?
你就没有想过用其他的物件代替?”
万启明眨巴着求知的大眼睛,解释道:
“下官有想过啊,这不是多加了两根连杆么,这手摇轮转起来飞快,比用脚踏的老织机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