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此时的京师却是少有的安宁。
王清晨觉得这或许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京师仍旧一派歌舞升平,好像并未受到陛下北巡影响。
“听说陛下的游船已经顺运河而上了。”难得闲暇,王清晨三人重新坐到了一块。
“你听谁讲的?”王清晨还真不知道。
“这还用谁讲吗?开春之后你在洛河上再见过陛下的游船吗?”景阳说道。
“陛下这是准备乘游船而归?”孔卓这段时间在鸿胪寺可被磋磨的不轻。
“如果真是如此就好了!”景阳说道。
王清晨也想到了另一件事,如果陛下乘游船而下便可直抵苏扬,这不是隋炀帝干的事吗?
三人没在这件事上详议,这种事情猜对了真不好。
“对了,景国公没一同去护驾吗?”王清晨问道。
“去了啊!刚才不是说了吗?”景阳说道。
王清晨二人一愣,这才明白,原来景国公是率游船北上,怪不得这家伙知道其中内情呢。
“听说太子殿下这些日子不太好过啊!”景阳无意间提及。
王清晨二人也不知怎么说才好,梁朝这些日子确实不太好过。
景佑帝离京,面对朝中诸多大员他的经验实在太过稚嫩,处处受到掣肘。
所有大臣都是一条心,那就是萧规曹随,朝堂之事暂沿旧制,即便是太子一派的也多是这个想法。
他们谁都不想犯错,万一陛下游玩归来,看到自己的朝堂被改的乱七八糟,那才是大祸临头。
所以他们即便得罪梁朝也不愿得罪陛下。
景佑帝不在京师,但京师仍留其余威。
“听说三省的奏疏每日还需快马送至北边”景阳继续说起。
三人神色都有些莫名,王清晨继续夹菜,孔卓忙着给三人续酒,却是没人接话。
“听说世家派人进京了?你们孔家派人了吗?”王清晨也不由看向孔卓。
“我孔家无需如此!”孔卓说道。
“不过我二叔确实进京了”孔卓顿了顿说道。
孔家在世家中的地位比较超然,确实无需多此一举。
“是为玥儿生产而来”孔卓多嘴补充道。
王清晨二人莫名发笑,也不揭穿。
几人一番话,王清晨只觉得京师现在就是一个巨大的鱼塘,至于鱼饵肯定就是梁朝。
至于鱼儿咬不咬钩就看陛下技术如何。
……
“夫君今日下值早的话就再带些梅子回来“
“知晓了,还是苦杏斋的吗?”源冰这些日子喜爱吃酸,酸儿辣女,白氏极其高兴。
王清晨也极其高兴。
“爹,我有钱,我给娘带吧!”小家伙也很高兴,学堂里果然有不少小朋友。
“你能带明白吗?”王清晨表示不信任。
“能,我可以的!”小家伙说道。
“那这个光荣又艰巨的任务便交给你了”父子俩达成协议。
小家伙出钱出力,王清晨坐享其成。
孩子果然是长大了,都能抢着干活了。
来自老父亲的欣慰。
王清晨这段时间对报纸上的新闻多了几分关注,尤其是京师内喜好刊登世家咨询的报道,他都多多留意。
一些事件的苗头,往往藏在小细节里。
如今京师之中最有权势的三位将军全都不在。
京师如今用两个字形容再合适不过,那就是——空虚。
这个时候,如果不做点什么真就没什么机会了。
那些富有野心之人又岂会忍得住?
“蛮爷,这些日子将庄子里的老兵都调到府里吧!”
虽然他也不确定景佑帝是否真的在钓鱼。
但多一份担忧却是必须的,就像去年京师庆典一样。
“公子,是要发生什么事情吗?”满野顿时慎重道。
其实府里有拖拖等护卫,已经算是比较齐整了,但是王清晨总是不放心。
这次却不能像上次那样将家人都安排在庄子里。
首先他不确定会不会发生不好的事情,其次小文瑾还在弘文馆进学,没有理由地中断学业也不好。
“没什么事!预防万一”王清晨稍作解释。
国公府这么大,安顿几十个老兵还是绰绰有余的。
“对了,下午让墨涤拉着马车将府里粮窖给填满”这也是必要的防备举措。
两世为人,他可太知道关键时刻缺什么了。
“是”满野如今在国公府的地位十分特殊。
除了充当门房之外,这次自家外公还在庄子里留下了百余人的退役骑兵,这也是给他留的后手。
如今,他调的便是这些人。
……
铅灰色的云层压得很低,仿佛随时会坠落下来。
城北一间暖阁之内,谢氏家主谢明远端坐主位,年近五旬的他面容清癯,一双眼却锐利如鹰。
他轻抚着手中的青瓷茶盏,目光扫过在座四人。
“其他人什么意思?“看着场间空着的几个座位,前来的几个世家代表面色都不太好看。
“这意思还不明显吗?”崔琰毫不客气地揶揄了谢明远一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诸位,天作良机,不可不用。“谢明远的声音低沉而阴戾。
“诸位,皇上北巡,太子初掌朝政,此时不动更待何时?“
“哼,你还真以为陛下任由拿捏?我再怎么看这都像个诱饵,老夫被钓了不是一次两次了,愿者上钩,尔等自便,我崔氏便不参合了”坐在右侧的崔琰微微皱眉。
“谢公,太子虽年轻,却也非等闲之辈。再者去年至今我韦家在北境的损失实在太大了,我韦家这次也不想参合。“
连续被拒,谢明远的脸色肉眼可见的黑了。
“韦兄这是做什么?韦家损失难道还有我裴家损失得多?“裴氏家主裴白猿圆场道。
从其话语中不难听出其偏向之意。
“太子再能干,终究年轻,需要崔相一干人等辅佐,太子可要比陛下好说话多了”裴白猿继续帮唱。
“再者我们又不是取大朔的江山而代之,太子殿下由我等再推一把,届时就不是陛下能左右的了”谢明远循循善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