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晨淡淡看了墨涤一眼。
这还是墨涤第一次对他有所欺瞒。
而这个眼神也让墨涤清醒许多。
十月
西风已经逐渐冷冽
这段时间朝堂上争论的只有两件事,其一自然是北境的官员任选;其二则是九边的犒赏以及此次战役的功赏。
这些,王清晨全然插不上话,他现在既无班底也无派系,再加上北境自家外公出的风头。
现在几乎所有对北境有意的大佬,都尽量避免王清晨的掺和。
如果他真的有意在北境安插官员,那优势就太明显了。
好在王清晨本就没这个想法。
他现在苦恼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将自家娘亲制作的棉袄让自己外公穿到身上。
正在王清晨为此苦恼之时,侯府却迎来了王清晨始料未及的客人。
再次见到满野的时候,一家人都紧紧围着。
满野端着一大碗汤饼大快朵颐,桌上的小菜也都是白氏二人现做的。
看着满野空空的裤腿,青姨以及白氏直落眼泪,心中的担忧更盛。
“真吃不下了!”满野连连摆手,旁边的三个大海碗已经说明了一切。
“公子”看到王清晨进来,满野手扶拐杖准备起身。
“不必,坐着,你吃你的!”王清晨轻声说道,即便他有太多话想问,也不急于这一时。
“真吃不下了!”
满野从怀中掏出书信递交,也没有坚持,等待着众人的发问。
王清晨则先是将书信说与家人听。
“吾儿白氏、孙儿清晨亲启
见字如晤。
今北境大捷,戎酋授首,阴山草场尽归王化。
陛下圣明,将士用命,此战功成,实乃天佑。
军中诸事皆顺,老夫身骨尚健,每日仍能策马巡边,观塞外风光,颇觉快意。
……
塞外秋已深,天高云开阔,雁阵南飞,不必担忧,家中诸事,吾虽远在边关,亦常挂念。
还有一事,随满野同行伤兵,还望孙儿妥善安置,万勿怠慢,老夫万谢。
另随信附上北地狐裘两件,乃老夫亲猎所制,冬日可御风寒。
待来年春暖,或可归京一叙。
届时再与曾孙讲边关趣事。
勿念。
”
“奶奶,别哭了,刚刚是不是也讲我了!”白氏边听边哭,小文瑾则是呆愣愣听着直到最后才咧嘴笑道。
“和你有什么关系,别捣乱”源冰是很能体会这种心情的。
毕竟他家中哪个不是一戍边就是数年之久。
“我还没见过外曾祖呢!”小文瑾认真地回想着,不过他收到来自北方的东西却一点不少。
“说不定明年就能见到了!”源冰说道。
这么一场大胜仗,肯定要班师回朝,大加犒赏的。
不过按照其信中意思,恐怕要等到阴山军镇完全成型才能回返。
这估计要等到明年了。
随即,众人也从满野的口中知道了这两年发生的大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即便满野和自家外公一样,报喜不报忧,王清晨也能从中听出万分凶险。
也为他们获得的战果而感到震撼。
“对了,信中随你回来的那些伤兵呢?”王清晨想起什么这才继续问道。
“有些半路上回了家里,随我来京的有六十余人,不过都被公子夫人安顿好了”
“我已经将他们都安排在了门口的客栈,酒菜管够,明日将他们安顿在田庄里你看如何?”
“多谢夫人”看源冰已经安排妥当,王清晨并没有多嘴。
接下来众人又询问了一些白破虏的近况,就连小文瑾都热心提问。
“这个给我吗?”看着眼前老人递给自己的两颗硕大狼牙,小文瑾并没有第一时间接过而是直直看向自家娘亲。
“说谢谢”
“谢谢爷爷”
“当不起!当不起!”
满野同样眼含热泪,就好像人生已经画上句号一般。
翌日
王清晨直接告假,将这些伤兵全都安置在京郊农庄之中。
这里或许就是他们最后的归宿,其中多是在北境反抗半生的老兵,他们有的有家,有的没家。
不过都不想回去打扰家人的生活。
和自家兄弟一块老死或是最好的归宿。
王清晨一一给他们看了伤兵,直到确认无碍这才放心。
“小公子仁义”直到亲眼看到满野口中说了上百遍的公子,一众伤兵才确信满野所言非虚。
自家公子不仅一表人才,更是文曲星下凡,不仅诗写的好,就连医术也相当高明。
“若是有事,直接来府里找我!”王清晨再三叮嘱道。
“多谢公子”
……
安顿好这些伤兵,王清晨才考虑满野的问题。
“不如继续给我当门房如何?”想起老人以往的疏懒,只觉得那是好久之前的事。
“有酒吗?”
“酒肉管够!”
“有酒就行!”
想起几个兄弟的临终之言,他心中不由苦涩。
怎么福都让他给享受了呢!
两人相视一笑,就好像又重新回到了青枣巷的宅子里。
那年枣花碎如米,那年少年俊乡里。
……
没人会在意将门门房是一个瘸腿老兵,他流过的血或许比你见过的血都多。
喜欢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请大家收藏: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