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单普通官吏的菜色都比他在刑部之时的吃食还要好上许多。
至于他的餐食更是高了好几个水准。
四菜一汤,菜菜精致,显然都是小炒,虽不至于山珍海味,但也绝不是其他衙门能比的。
只能说不愧是吏部。
下午的阳光斜斜地透过窗棂,在吏部考功司的案几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王清晨端坐在案前,目光紧锁着面前那堆杂乱无章的考课规制。
文件纸张繁多杂乱,墨迹深浅不一,字句排列也有问题,甚至还夹杂许多无用的东西,显然是杜令仪暗中使的小手段。
企图给他这个新任考功郎中一个下马威。
然而,王清晨却有着过目不忘的惊人记忆力。
他神色沉稳,手指轻轻翻动着纸张,目光如炬,每扫过一行文字,便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印记。
粗略读过一遍,不过一柱香的功夫,他便已将所有文件重新排序,又取出毛笔,蘸着浓墨,在关键处仔细标记,以防出现错乱。
这份未完成的规制倒也算详尽,虽不能照搬,但对于初任考功郎中的他来说,其中仍有许多可借鉴之处。
细细研读之下,王清晨发现这份规制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其一,是关于京师官员的考课规制。天子脚下,官吏们的一言一行都备受瞩目,考核标准自然与地方官员有所不同。
他逐字逐句地分析,却并未发现其中有何异常之处。
其二,是针对其他州县官吏的考课规制。这部分内容似乎是借鉴了往年的考核条例,且明显对富庶州县更为侧重,对于偏远贫瘠之地则着墨较少。
其三,便是九边重镇官吏的考课规制。令人惊讶的是,这一部分目前竟然完全空白,也不知是严寿并未整理还是被杜令仪刻意抹去。
王清晨微微皱眉。
九边之地即幽州(北京)、云州(大同)、并州(太原)、夏州(榆林)、灵州(宁夏灵武)、原州(固原)、凉州(甘肃)等九座军事重镇。
这些地方皆位于长城沿线,是中原抵御异族的重要防线,战略地位极为关键。
此次考课,九边必然是重中之重,可为何这部分规制却是一片空白?
难道真如梁朝所说,其中另有隐情?
随着阅读的深入,王清晨的眉头越皱越紧。
他发现,针对京城官吏的考课条款中,似乎暗藏玄机,某些表述模糊不清,可操作性却极强,一个小小的评价失误,就可能影响一位官员的一生。
而他也能琢磨出其中的一些猫腻。
此刻,他终于明白赵琦为何对考课之事如此不上心,这考课制度,确实是一块烫手山芋。
“大人,鲍侍郎请您即刻前往他的值房,说是有要事相商。”正当王清晨沉思之际,一名吏员匆匆跑来,神色略显慌张。
王清晨心中疑惑,不知鲍虎此番又有何事。
他缓缓起身,整理了一下官袍,不慌不忙地说道:“知道了,你且先去吧!”
来到鲍虎的值房,只见鲍虎正背着手在屋内来回踱步,他的桌案之上摆放着几幅新写的诗词,墨迹未干,显然是刚刚完成。
“小王大人来了,快请坐。我今日偶得灵感,写了几句诗词,还望小王大人不吝赐教。”见王清晨进来,鲍虎立刻满脸堆笑,热情地招呼道。
王清晨眉头轻皱,心中暗自思忖,事情恐怕不会如此简单。
“鲍大人过奖了,在下对诗词只是略知皮毛,怕是难入大人法眼。不过大人如此雅兴,在下倒是十分钦佩。”他脸上依旧保持着微笑,语气谦逊地说道。
说话间,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桌上的诗词,一句“德高能配位,用高难处身”赫然在目,字体苍劲有力,显然是鲍虎颇为得意之作。
“大人书法精湛,下官佩服。”王清晨对于诗句本身不予置评,只是称赞起鲍虎的书法。
鲍虎哈哈大笑:“哈哈哈,小王大人谬赞!”
然而,笑声未落,他的话锋突然一转,神色严肃地问道:“小王大人觉得为官一任是用德,还是用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个话题直指考课核心,王清晨心中顿时明白,鲍虎想必已经得知了什么。
在当今朝堂,仍有很大一批官员是通过举孝廉入仕,鲍虎极有可能便是这一派的代表人物,至于他背后究竟是谁在支持,王清晨暂时还不得而知。
“鲍大人是有什么指示?”王清晨直接挑明,目光紧紧盯着鲍虎。
“不不,你我这不是在讨论诗词吗?”鲍虎却不紧不慢地摇了摇头。
他老谋深算,并不轻易露出自己的真实意图,显然极有耐心。
“大人莫怪,下官粗见,为官一任应当用心。”王清晨沉思片刻,另辟蹊径道。
此言一出,鲍虎不禁微微一愣,这显然出乎了他的预料。
德与用的争论自古有之,无论王清晨选择哪一方,鲍虎都有应对之法,可偏偏王清晨的回答不按常理出牌。
鲍虎面色略显沉重,随即又恢复笑容。
“哈哈,小王大人不愧是六元之才,单此一句便可为文章之骨!”说罢,他伸手拿起桌上那幅写有“德高能配位,用高难处身”的诗词,递向王清晨。
“小王大人初临吏部,本官也没有什么好相送的,这句诗便送与小王大人,还望小王大人莫要嫌弃。”
王清晨心中明白,鲍虎想说的话全都藏在这句诗里。
既然话已至此,他也不再推辞,双手接过诗词,躬身致谢。
“这……下官多谢大人美意!”只要表面上没有挑破,便还有转圜的余地。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王清晨便带着诗词告辞离开。
从鲍虎书房出来,王清晨回到考功司,怔怔地看着手中的诗词出神。
往年考课,大多在德与用两方面有所侧重,虽无太多新意,但也不至于出错。
如今,自己该如何选择,想必此刻京中官员都在拭目以待。
不知不觉,天色渐晚,夕阳的余晖洒在吏部的飞檐上,镀上了一层金色。
喜欢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请大家收藏: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