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就去准备吧!”苏阳点点头说道。
称王的议题通过后,众臣都有些欢喜,以后大周也是一个国家了,虽然只是一个王国,但也是历史性的一刻。
“报,书圣孟元起求见。”守卫王宫的侍卫走进大殿内禀报道。
苏阳听到侍卫的禀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抬腿正准备向外面走去迎接。
这时,在旁边的谢青蕴同样站了起来,在回转身体的刹那,运功将声音拧成一束劝道:“夫君,以君王之身去迎接臣子,恐怕对孟先生来说不是好事。”
苏阳闻言后一愣,他刚想解释,可在快要开口的瞬间,却突然发现宫殿之内的其他臣子,都有意无意的盯着自己看。
这一刹那,他立刻明白了谢青蕴话语中的意思。
没有立下大功劳,却受到过高的礼待,这犹如把人架在火上烤,捧杀一般推上风口浪尖,绝不是好事。
历朝历代,哪一个能让君王亲自去迎接的臣子,不是功勋卓着,战功赫赫,让人无话可说。
现在他的身份已经不同,若是去迎接书圣孟元起,那恐怕不是礼贤下士,而是把书圣推到所有人的对立面。
苏阳又重新坐回了王座之上,吩咐道:“请孟先生进来。”
随着他的吩咐,王宫的侍卫也不再阻拦,孟元起过了片刻,来到了大殿之上。
“参见大王,不知大王可否还欢迎我这个书生来做官。”
孟元起经过几个月的观察,已经充分了解到周军的行政能力和策略,周军做的比越国还好,跟着周军也许真的能开辟一个盛世,这才让他动了做官的心思。
“欢迎,任命孟先生为左副都御史,暂代左都御史,掌管都察院。”苏阳开口道。
左副都御史是正三品官,是都察院二把手之一。
都察院其主要职责是监察百官,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职位位高权重。
故而,他不能直接踢拔孟元起做左都御史,以免众臣不服。
“臣,谢主隆恩。”孟元起躬身行礼道。
此时,暂时代理礼部侍郎的一位中年大臣突然站了出来,禀奏道:
“大王既然已经称王,那充实后宫延绵子嗣也是应有之义,臣恳请大王招纳秀女进宫,以延续大周香火。”
苏阳刚想开口反驳,还没说出口,却发现大殿里十之八九的臣子突然全部单膝跪地请求道:
“请大王招纳秀女进宫,以延绵大周子嗣。”
要知道苏阳现在没有子嗣,作为一国君主,这是一个极大的软肋,将来关系到周国的延续,那些大臣能不急吗?
“大王,臣妾突然感觉身体有些不舒服,先离开了。”谢青蕴脸上目无表情,转身往后宫的方向离去。
“夫人,青蕴,你听我解释,…。”苏阳对着谢青蕴的背影连忙解释着,可惜她脚步迈的很快,一眨眼就不见人了。
“大王,若您没有异议,那微臣就去着手准备。”刚刚开口建议广纳秀女的礼部侍郎开口道。
苏阳听到礼部侍郎的禀奏,顿时怒气冲冲回过头,他非常想不管不顾的呵斥,随即又想到自己已经是君王,不能再任性。
他不能让情绪左右自己,否则,越国承平帝就是自己前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