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康王始终认为自己是因为运气才拿下的宣祺王。当日他派庆吕去一家兵工厂补两张契约,没想到碰上了宣祺王府的人,也亏得庆吕有些小聪明,立即反应过来宣祺王的人不该出现在那里,当机立断就要带那人回去。
虽然那个小厮动作极快,一看不妙就立刻逃走,却还是留下了关键的证据,就是那张契约,所以桓康王才会在查验总目的时候,多问几句,一举揭穿。
全城的人都以为这件事是桓康王的功劳,却没有一个人记得多问一句,那个差点被庆吕抓住的“宣祺王府家丁”,最后去了哪里。而被软禁着的宣祺王与世隔绝,更不明白自己到底是怎么栽进桓康王手里的。
而知道这件事全部缘由的人,此刻都聚在洛璟王府。当晚洛璟王在府内悄悄设宴,只邀请熙然和百里奕参加,以答谢两人此次功劳,他举起酒杯道:“多亏两位计谋,叫人带着契约故意被桓康王发现,实在是妙计。”
“想要扳倒宣祺王而不暴露王爷,就只有假借桓康王的手,”熙然也端起酒杯道,“现在宣祺王想要找麻烦,只会去找桓康王,这件事在外看来,和王爷您,可一点关系都没有。”
三人将酒一饮而尽,熙然敛笑道:“不过眼下只是第一步,等宣祺王定罪,我们还有一件事要做。”
“你是说……”洛璟王眼里闪过一丝光芒道。
“王爷,要拿下财权。”
这一次长老和贵族们动作奇快,不过三日就查完了宣祺王近三年的账目,查出大量流向不明的资金,宣祺王府的账房先生很快招供,承认这些钱宣祺王都是用来购备军资,数量足够给宣祺王定个重罪。
只是那些东西宣祺王买来到底藏在哪里,不管是谁都问不出来,宣祺王本人更是一口咬死没那么回事。找不到东西就没法真正关押宣祺王,只能暂时监禁,在王府,褫夺封号和权力,严加看管。
于是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原本由他掌握的硕系财权,现在要有谁负责,大部分长老和贵族自然推举桓康王,也有少部分人不同意,但总归处在弱势。
尽管桓康王实在必得,也还是装模作样的召集了大会,叫大家“讨论”,但支持他的占了绝对上风,一时间洛璟王毫无势头。
就在桓康王以为大局将定的时候,堂内突然有个清朗声音响起:“在下有一事不明,想请教诸位大人。”
大长老抬头一看,竟然是坐在洛璟王身后的年轻人,脸庞十分陌生,再一细看,似乎查验总目那日也隐约见过。不由得皱眉喝问:“你是什么身份,在这里也轮的到你提问?”
说着他看向洛璟王,洛璟王只是淡淡还给他一个眼神,虽然没有说话,却让他不免有些瑟缩,但想着桓康王也在场,顿时胆气壮了些,道:“你是洛璟王的谋士吧,还不赶紧安静看着!”
熙然毫不退让,反而起身上前一步道:“这里不是祖宗的祠堂么?”说着她挥臂一指后壁的诸先王排位道,“先王有训,可入祠堂者,皆可参与议事,难道长老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