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通啊,我觉得你应该早就猜出来了,现在让我自我介绍一下。”刘莽看着陆逊,说道。
“在下是凉州牧兼征南大将军刘莽,我想请先生当我的幕僚。”刘莽拱手说道。
陆逊明显是没想到刘莽突然变得正式起来,其实从南到北这生死路上,他和刘莽的情谊又哪里是君臣之情能够媲美的。
陆逊受宠若惊,神色慌张地连忙向刘莽回礼。
在他眼里,他不知道自己是未来的江东大都督,陆家家主,他只认为自己是一个不看重用的陆家年轻小辈,自己的叔叔伯父们都比自己更适合刘莽,更有才干。
唯一的好处,大概就是自己从江东而来,陆家是江东大户,不用担心孙权会找自己亲人的麻烦。
“伯通啊,你不知道我有多看重你,你一定要趁现在这个机会多学学,多练一练。”刘莽苦口婆心地说道。
要说是陆逊主导的夷陵之战改变了三国的进程,一点都不过分,刘莽在南方这段日子里,在这个年轻人身上,看到了未来那个料事如神的谋士的雏形。
陆逊知道刘莽看重自己,所以他这几天一直在城中到处收集资料,了解南方的各个重要的战略地点,就连在南方征战多月的徐晃,听见陆逊的一些见解时都暗暗称奇。
陆逊认为,要与鲁肃交手,必须要速战速决。
这个道理很简单,鲁肃的背后有整个江东,刘莽与他的大后方凉州隔了好几个州,补给首先就是一个问题。
加之淮南之战先一步结束,鲁肃的军队要仓皇北进,需要一段时间,并且他们的军队长时间作战必然疲惫不堪,想要攻城,实际上很难。
如果抓住这个时机出城与江东的军队决战,或许还有机会能够赢下来。
一旦鲁肃站稳脚步,依靠这点凉州军想和江东的底蕴作战,还是欠缺一些火候。
刘莽很想同意这个计划,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以鲁肃的谨慎,会让凉州军以逸待劳吗?
鲁肃这时也在考虑同一个问题,刘莽会不会选择以逸待劳来对抗自己。
他做了一个很好的选择,挥兵北上。
他在得知徐宁保卫战的存在之后,当即就做出判断,他知道这看起来是他与刘莽的战争,实际上会演变成他与陆逊的战争。
如果要问他这么多年来做的最差的一个决断,就是在舒县放走了过来试训的年轻人。
刘莽得到陆逊的得意,他甚至都能够闻到刘莽的那得意味道。
但他很清楚,陆逊是一个很年轻的将领,这样的将领会犯一个错误,那就是多变多疑,会表现的无法做出关键性的决定。
他要给陆逊一个错觉,他挥兵北上,一路奔袭必然是留有后手。
十天后。
这一天,鲁肃终于解决了联军在徐宁的残余势力,失去了孙翊,原定的反包围行动失去了轴心人物,除了在北边的孙翊本部,其他的军队都不堪一击。
鲁肃看准了这些疲弱的将领们,将他们逐个击破。
鲁肃的雷厉风行,在战场上的准确判断,就连周瑜都连连称赞。
正如刘莽所说,鲁肃对于时局的判断,时机的把控无可挑剔,他确实也是一个年轻将领,但他高度自信,从未有过无法决断的情况,所以他是一个无懈可击的人才。
退能安定后方,调济国家,进可挥师万里,连战连捷。这就是江东的诸葛亮,鲁肃。